利用人性赚钱的最高境界
赚钱的本质,从来不是拼体力,而是拼对人性的理解。
贪婪、懒惰、虚荣、恐惧、怕吃亏、爱占便宜。这几千年没变过。
谁摸透了这些,谁就能轻松撬动财富。
而只会埋头苦干的人,往往赚的都是最辛苦的钱。
1.贪婪: 让人觉得自己“赚到了”多多的“砍一刀”为什么能火?
因为它利用了人性最原始的贪婪再拉一个人,我就能免费拿。
哪怕概率低到离谱,还是有人前赴后继地转发、求助力。
商家深谙此道:
超市“买一送一”,让你觉得不买就亏了。
电商“限时折扣”,倒计3小时,逼你冲动下单。贪婪的底层逻辑是多巴胺刺激,当大脑觉得占便宜时,会分泌快感,让人上瘾。
所以,想让别人掏钱,就要让他觉得“赚了”,而不是“花了”。
2.恐惧: 贩卖焦虑,让人主动掏钱
保险行业是最典型的例子。
“万一你生病了,医药费怎么办?”“孩子上学,没存款怎么行?”
他们不是在诅咒你,而是在精准利用你的恐惧人害怕失去,远胜过渴望得到。
同样的套路,小红书上的“逆袭笔记”也在用:“28天瘦20斤,否则没人爱!”
“素人变冷白皮,闺蜜都问我秘诀!”
先制造焦虑,再提供解药,让你心甘情愿买单。怎么用?先找到目标人群的“最怕”,放大恐惧,再给出解决方案。
3.懒惰: 为“省事”支付溢价
外卖的广告语是:动动手指,马上到家,完美击中人性懒惰。
现代人宁愿多花20块钱,也不愿下楼拿外卖;宁愿买切好的水果,也不愿自己动手。“懒人经济”就是印钞机:
多数人为了逃避思考,愿意做任何事。赚钱秘诀:
帮用户节省时间、减少麻烦。
提供“傻瓜式”解决方案(一键生成、全自动)。
4.虚荣: 为“身份标签”一掷千金西晋富豪石崇,为了炫富,用花椒泥刷墙(花椒比黄金还贵)。
今天的人,花几万买爱马仕,逻辑一样。奢侈品、网红店、联名款,全是这个套路:爱马仕包真的比普通包好用?不一定,但背出去就是“身份象征”。
星巴克的咖啡比家里煮的好喝?未必,但拿着杯子拍照就是“精致生活”。怎么利用虚荣赚钱?
打造“社交货币”(别人看了会羡慕的东西)。制造“稀缺性”(限量、VIP专属)。
5.从众: 让人盲目跟风
大家都在买,我不买就亏了!这是人性最容易被操控的一点。
各种销量排行榜、直播间的秒杀氛围、奶茶店的排队,全是在利用从众心理。如何让人跟风?
制造热销假象,利用“权威效应”
赚钱的最高境界:让人心甘情愿送钱商业的本质,不是卖产品,而是卖人性。
真正的高手,不会求人买,而是让人求着买。当你学会从人性的缺陷找到突破口,赚钱就会像呼吸一样简单。
下一篇:别人对你好,大部分人都是表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