励志铺

您好,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
什么是家庭教育,家长应具备哪些基本心理素质、作用、方法及原则

2025-03-28分类:家庭教育阅读:17

 

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日常生活中,通过身传言教、生活方式、情感、交流等方式,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、身体素质、生活技能、文化修养、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、引导和影响,以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。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。家庭教育也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。不论是父母对子女,子女对父母,还是长者对幼者,幼者对长者,一切有目的、有意识施加的影响,都是家庭教育。

一、家庭教育的特点

家庭教育,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。是终身教育,它从孩子出生时开始(可上溯到胎儿期的胎教),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最初期的教育,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。家庭教育要保证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身心,健康地发展,为接受幼儿园学前教育以及随后的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。家庭教育即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。也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,它的成败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。

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,是人出生后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,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;家长是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,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,即启蒙之师。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、抚养关系、情感关系,子女无论在伦理道德还是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,都会依赖父母。亲子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。父母自身的言行会随时随地的影响着孩子,对孩子的生活习惯、道德品行、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,作用潜移默化,伴随孩子的一生,从而形成一个家庭的家风,这种家风会延续几代、十几代甚至几十代。

父母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会对孩子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。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也能心领神会,以情通情。在处理周围或身边发生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,亲子之间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。孩子的情绪会受到家长的影响,比如家长高兴时,孩子会感到快乐,家长情绪低落、烦躁不安时,孩子也会感到不愉快。所以家长处理事情尤其是一些突发事情时一定要沉着冷静、理智应对,避免因家长的消极情绪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,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。

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事情,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做好长期的计划和短期的安排。而爱心和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是否成功。

二、家长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在家教中的作用

家长要有信心和勇气,在客观评价自身素质、家庭条件和子女实际情况的基础上,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孩子的努力,使孩子不断进步,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。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情商,保持稳定的情绪,及时通过孩子的言行举止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,客观公正地看待孩子,沉着冷静地处理棘手的问题。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不良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时,应及时给与干预、纠正,帮孩子改正错误,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,谅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无知、过失行为。善于发现、利用孩子的特长、爱好,鼓励他们走出困境,对于心理上受到伤害的孩子要及时的进行疏导和安慰。

在家庭教育中,父母的主要作用是,培养孩子阳刚坚毅、辖达大度、遵纪守法、勇于挑战、敢冒风险、不怕困难挫折、不畏权威名流的意志品质,培养孩子健全的品格。培养孩子良好的逻辑思考能力,使孩子学会理性思考,合乎逻辑的推断,迅速抓住问题关键和实质,形成冷静、理智、条理清晰的做事,始终保持不急不躁的良好心态。培养孩子探索知识的浓厚乐趣,同时给予学习上的启发式帮助,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。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,在实际动手中增长才干,培养孩子的人际沟通能力,使孩子善于与人沟通,养成开朗的性格。培养孩子的艰苦奋斗、自立自强精神,使孩子养成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、自立自强、热爱劳动、珍惜财物的好品德。对孩子实施公正的奖惩措施,以身作则树立表率。

三、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及原则

父母要充分发挥先锋榜样作用,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从小事做起,正确引导、鼓励孩子做人、做事,促进孩子成才成长。在家庭中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,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,一起交流,与孩子共同成长。要尊重孩子、信任孩子,爱护孩子纯洁的心灵、支持孩子的决定,充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,赢得孩子的信任,保护孩子的自尊心,培养孩子的自信心,促进孩子主动发展。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,所有家庭成员要达成一致,多沟通、多交流、互相支持,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和谐的亲子关系,促进孩子健康成长。

家长要在培养孩子智力和学习能力的同时,进一步了解孩子的特长及兴趣爱好,并尊重孩子的意愿,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和活动场所,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与自信,使其具备正确的动机、浓厚的兴趣、饱满的情绪、坚强的毅力及良好的个性,并进行热心的鼓励。让孩子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到自己喜好的某种活动中,收获成就感,增加进步的动力,激发孩子的潜能。

在学习方面,对有厌学情绪或学习被动的孩子,要找准厌学及学习动机不足的具体原因,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的心态,帮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,,让孩子在学习中,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、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,体会到成功的甜头,有更多的成就感。善于发现孩子的专长与潜能,并为其创造充分展示的机会,提高孩子的自信心。让孩子从自身进步中体验成功。利用相似的榜样或典型的例子来激励孩子。增强自信心、成就感,让孩子确立自我为参照目标。引导孩子同自己的过去比,会发现自己每天其实在不断进步,从自身变化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,获得成功的体验。

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,使孩子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,由要他学变为他要学。家长要用欣赏的目光,发现孩子每一丁点的进步或闪光点,及时加以称赞,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获得奖赏,要有意识地多表扬或诱取他们取得成功,及时强化孩子行为好的表现。还要注意孩子自身各种心理因素,明确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意义,认识到学习是每个人成长的需要,只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,才能有坚定的意志,才会树立刻苦学习的信心。

帮助孩子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,提高孩子的意志商数,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一些挫折教育,增强孩子耐受力,使孩子有顽强的意志力和奋勇拼搏的精神,在遇到困难,遭到挫折时,能够迎难而上。

以广泛的兴趣为基础,根据孩子的能力、特长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,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、主动性,大大激发学习的求知欲望,使学习状况良性发展。

引导孩子调整好心情,克服学习上不良情绪,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。

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是,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角度上看待,亲子之间要平等的争辩、讨论问题,互相尊重、互敬互爱。建立正确的交流、沟通,相信孩子的能力,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,家庭教育要和学校统一,家长要做好榜样,做好表率,做到对孩子的充分信任与宽容,在家庭生活中多鼓励孩子,不同年龄段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。

郑重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!
相关推荐

    最新更新

      推荐阅读

        返回顶部